首页
搜索 搜索
资讯

金米村的“思维导图”

2023-04-21 13:05:11 陕西网

春光里的金米村,漫山遍野都是明媚。

一棵老树下,人们晒着日头聊天。虽然很少看到鸟,但叫声一直在耳边回响,抬起脚往外走走,成片的木耳大棚映入眼帘。为了春耳能够丰收,村民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菌包,因为菌丝正在抽芽,这是春耳生长的关键期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等到菌丝被充分地培养,再经过刺孔、吊袋、养菌等程序,黑色木耳就会争先恐后地从洞里探出脑袋,它的茁壮程度决定着村民一年的收成。

一个高等级的木耳是什么样子?大小在0.7—1.2厘米之间,耳面呈黑褐色,有光亮感,背面暗灰,质地呈胶质透明,这个等级的木耳市价通常达到每斤100元。

就是这一元硬币大小的木耳,成为金米村、甚至是柞水县的主导产业。在柞水82个村(社区)中,有45个木耳专业村,金米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。2022年,全村种植木耳500万袋,产值高达1500万元。

短短几年内,多方共同书写着“小木耳,大产业”的故事,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属发展思维的转变。

突破“地界”思维

身处大秦岭绿意盎然的怀抱之中,金米村森林覆盖率达82.4%。在这个丰富的树种库里,柞树曾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。它曾被截成椴木用来培养木耳,之后成为皇室贡品或是出口产品。

金米村的木耳大棚  邵瑞/摄

国家实行天然林保护后,这种方式逐渐被代料种植取代,柞树换了一种方式养育着山里的人们。它制造出清新的空气,营造秀美的景色,让环境本身就成为产业发展最强有力的资源禀赋。

金米村党支部书记李正森说,村里前两年入驻了一个企业,主要给城市社区提供有机蔬菜。健康蔬菜的基础是要有绿色无污染的种植基地,企业选择了金米村,正是看上了这里绿水青山的环境。

然而,金米之美在于山,金米之困也在于山。

“九山一水半分田”的耕地条件实在不是很好的种植环境,村民尝试过种黄姜、种烤烟,但都以失败告终,原因多种多样:环境不适宜,没有销路,客商不来……总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金米村都处于“要金没金,要米没米”的状态,那些藏在村名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,村民只能无奈地付诸笑谈、用此自嘲。

直到脱贫攻坚战开始后,柞水县把木耳作为主导产业发展,金米村成为现代农业园区之一。此后,中博农业等企业入驻帮扶,投资建设木耳菌包生产厂和木耳分拣包装生产线;吉林大学李玉院士团队长年驻扎在县里提供技术支撑;产业发展资金到位,建设木耳大棚的规划很快就落地了……

建设大棚要有连片的土地,前期工作到位后,村民很快同意流转土地。但当施工机器一响,他们便聚起来提意见,“种啥我们不管,只有地界不能动,不能把我家的土推到他家!”

地界代表了村民包产到户的思维惯性,只要自家有地种,就有饭吃,就有好日子过。这背后其实也包含了大伙对新产业的担忧,以前那些失败的经历还留在记忆里,木耳产业依然可能遇到当年的问题:产量小、投入大,经验少、缺技术,没销路、有风险。要说和以前有啥不一样的新问题,恐怕还要加上一条:村里老龄化严重,缺劳力。

但这次柞水县做了万全的准备,“借棚还耳、借袋还耳”的思路成为推进产业壮大的关键一步。在这种模式下,村集体与企业签订借贷合同、农户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“两借两还”协议,村集体免费为农户提供菌袋和大棚,每季采摘结束后,农户将成品木耳上交进行统一销售,销售资金再由村集体扣除借棚、借袋的成本后返还农户。

免费借菌袋借大棚、传技术、包销路、保营收,“双借双还”模式帮助农户考虑到几乎所有的风险因素。另外,木耳本身好管理、劳动强度低的优势,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缺劳力的现状,再加上村里的大力宣传,一批年轻人也被吸引回村创业。

肖青松就是那时返回村里的。20多岁时,为了生计,他开始和村里其他没有技术的年轻人一起走下矿井,工资少不说,安全问题一直让人揪心。

直到2018年,村干部一遍遍打来电话,“回来只需要出劳力就行,什么都不用投资。”肖青松心动了,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承包了3万袋木耳。春耳采摘结束后纯收入2万元,“这比在外面稳定啊,空下来的时间还能去找别的工作。以后哪里都不跑了,就务木耳吧。”

关键的是,村里其他持观望态度的农户也动了心。到了秋耳种植的季节,报名的村民数量直接翻倍。为了让大伙都能搭上产业发展的快车,村集体商议后每户分下一万袋木耳种植。

到目前为止,金米村的木耳产业已经高速发展四年时间,170座大棚、500万袋黑木耳的规模稳坐全县木耳专业村第一名,这使它成为柞水县国家级农业园区的核心区。其带动成效十分明显,2019年32户参与种植,人均纯收入9657元;到了2022年,全村150户都在营务木耳,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7210元。

在这个人均不足五分地的陕南农村,木耳产业所带来的亩均效益超乎想象。以前种庄稼的年代,每亩地产出3000元算是比较理想的状况。而现在170座大棚所占用的150亩地,每年保守计算也能有1000万元的产值,平均每亩地产值达到6万多元,足足比以前多出20倍。

形成“链式”思维

对于木耳产业,即便是一个带着孩子的留守妇女,每年至少也能管理1.5万袋。虽然劳动强度不高,但这并不代表不需要用心经营。

木耳喜欢干湿交替的环境,菌包里存水过多易导致霉变,菌丝无法呼吸,同时木耳也不扛热,温度过高通风不畅,菌丝也会死亡。因此,给木耳浇水的正确方法十分关键。

喷淋灌溉系统给木耳菌袋浇水  邵瑞/摄

“我们一般会安排早晚浇水,中午气温过高木耳会迅速膨胀,太大和太薄都不能算好木耳。”肖青松说,过去浇水只需要打开开关十分钟让它喷水即可,后来耳农们发现,单次浇水时间过长木耳吸收不了不说,水存到地上还会造成严重浪费。于是,他们改为每隔三到五分钟浇一次、连续三次,只要木耳品质好,麻烦一点又算什么。

晾晒环节也要特别注意,以前为了赶时间,村民会把木耳在晾晒架上的厚度保持在三公分左右,但一步步摸索才发现,晒得太薄木耳会变薄甚至透明。如果把晾晒厚度保持在十公分左右,定时翻上一翻,木耳的收缩速度就会变慢,晾干后保持在指甲盖大小才算成功。

其实,即便再用心,这个厚度可能就是分毫之间的差距,但正是因为村民专注于此,才让小木耳变成大产业。

微观层面的经营保证了木耳的品质,宏观层面的经营则为了使产业更具成长性。2023年,柞水再次进行思维上的变革,改变“双借双还”的种植模式,让村民自己出资购买菌包,产出的木耳可以通过自己的渠道销售,也可以交由村集体统一销售。

“其背后的逻辑是打破吃‘大锅饭’的状态,调动村民的积极性,让产业经受住市场考验。”小岭镇党委书记陈永富说,无论从水、土地等环境资源上考虑,还是从现有劳动力、市场等因素上看,金米村500万袋黑木耳的种植规模已经达到顶峰。而陕投这个国有企业的入驻,又让金米村木耳的种植、瞄向了高端市场。

2023年4月,陕西投资集团筹备了两年之久的第一个农业实体——柞水金米智慧农业项目成功投入运营。这是继国企开展扶贫攻坚行动后,在乡村振兴阶段所做的探索。借着金米村这个超强IP,陕投依然把目光聚焦在木耳这个环保产业上,不过他们选择了高附加值的金耳、银耳、玉耳三个种类,以突出现代农业高标准、智慧化的特点。

这里的高标准、智慧化主要体现在大棚所具备的较为先进的灌溉系统、物联网系统。系统会根据已经积累的数据对大棚内的温度、湿度、气体状况进行智能化调节,达到节省人力、低碳环保的效果。

当在种植环节、也就是一产上的付出达到天花板时,发展二产、提升木耳价值就自然而然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思路。

助农企业中博农业的木耳菌包生产线和木耳分拣包装生产线,成为延伸上下游产业链的主要力量。

在整个产业链中,菌包被称为木耳的种子,但在木耳进行规模化生产的初期阶段,对于菌包的生产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。菌包内使用的原材料,菌包的高度、重量等因素都要经过反复试验,才能生产出符合当地气候环境的产品。“菌棒过高养分分解不完会造成浪费,过低又不够用。”柞水中博金米菌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金良旭说,经过几年的数据积累,目前他们已经确定了关于菌包生产的三方面的标准并予以推广。

一到菌包生产的旺季,大约有120人聚集到车间忙碌起来。他们基本全部来自金米村,年龄在50岁左右,套袋、接种、装袋、装车,经过一系列操作,每年有2000万袋菌包被生产后投入到大棚。很显然,生产厂起到了超强的带动作用。

经过三个月的精心培育,从大棚里采摘的木耳就会被送上分选线。先是筛选大小、挑拣杂质,再经过清洗烘干、人工挑选,最后经过包装就可以成功上市。这些环节过后,黑木耳一般会被分成四个等级销售,价格也从大路货每斤30元,变为最高每斤100元。

2023年的春耳采摘季,金米村村集体投资建设的木耳分选线将会投入使用。到那时,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“金民米川”也将面世,金米村有了属于自己的木耳品牌。

跳出“小农”思维

大多来金米村的人都会问一个问题:村里这几年有啥变化?

肉眼能看到的改变确实有很多:拔地而起的木耳大棚,十步一景的村级小道,涂得粉白的二层楼房,夏季荷花飘香的池塘,装满故事的村史馆,还有越来越多的游客。变化体现在产业发展、村容村貌、人居环境、村民收入等方方面面。

如果跟村干部深入交谈会发现,变化还藏在肉眼看不到的地方:村里矛盾变少了,村民精神变好了、闯劲更足了。“建木耳大棚前很多人不同意,这几年效益变好连矛盾都少了。”村民陈庆海是一组的组长,他对此感触颇深,有时候也会调侃一下村民,“你看以前还骂架哩,现在没话说了吧。”村民不好意思地招招手,“快别讲了,哪知道会发展成这样。”

金米村村民在大棚内观察木耳长势  邵瑞/摄

要问其中原因,李正森一定会说这来自多方努力,但最主要的还要归功于产业发展。产业提供了就业和创业机会,让村民安居的同时将矛盾化解于无形;产业带动了村集体收入,可以用来投入民生改善;产业孕育和弘扬文化,改变村民精神风貌、促进乡村德治。

相反,治理欠佳的村庄,往往产业发展也比较薄弱。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,老人和孩子留守农村,带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衰落。这便是产业发展与乡村治理既直接又微妙的联系,金米村正通过一次次地实践向人们证明这个治村经验的有效性。

2022年3月,一个关于道路改造的会议正在金米村召开。就位置来说,金米村的核心区呈条带状位于大山之间,其中大部分区域称得上干净整洁,唯有郭家庄一处还有些脏乱差。

这类会议李正森开过很多次,他也默默总结了一些技巧,以期待议题能顺利通过。等到村民坐下,他先是抛出了一个问题:“我打算把郭家庄变美,大家同意不?”

“没的问题,那肯定好啊!”村民几乎异口同声回答问题。这完全在意料之中,看着村里其他地方变得越来越好,谁不羡慕。

但是,李正森大喘气,说出了第二个问题:“这意味着有部分村民要承担损失,沿路的猪圈、厕所要拆掉,大伙同意不?”

其实,这个问题也在村民意料之中,经过几年发展,大家似乎都学会了顾全大局,会议没开多久就愉快地结束了。虽然在施工过程中,不免有小问题出现,但最终1.1公里村道还是在两个月内完成改造。

至此,金米村一条惬意又美丽的乡村旅游路线全线贯通。

从村口下车开始步行,在房车营地的草坪上,游客可以完全放松。往前走几步,宽阔平静的荷花池会突然跃入人们的视野,享受着凉爽的气息和拂面的微风进入村级小道,紧密排列着的民居、坐在门口闲聊的村民,都会让人感觉到安居乐业的幸福感。行程差不多到中段,一片农业科普园地映入眼帘,地栽木耳、大棚木耳、木耳大数据中心,一切有关产业发展的故事在这里被村民演绎。

一路走下来,游客想要在乡村旅游中获得的乐趣几乎都能得到满足。在这条线路上,还有许多隐藏着的、正在被开发的新业态。比如60亩水杂果采摘园,130亩早园竹,还有陕投的智慧化产业园区,它在规划建设起初就被赋予观光旅游的使命。最重要的是,看到机遇的村民纷纷建起农家乐和民宿,给金米村的旅游增添更多可能。

先说陈庆海。种植木耳以前,他一直在村上的银矿上班,每天都要去、按月发工资,说起来跟上班族一样旱涝保收,但每年2万元的收入不温不火了好多年。他也没有想到,自己还能有这么多突破。

首先是与几个村民合作种植地栽木耳,2022年发展的20万袋黑木耳带来不少的收入,分到陈庆海手里就有6万多元。为了能让木耳卖得更好,他们还打开了手机坐到直播间面前,利用电商销售木耳,每年能获得40多万元收入。当然,他们不是把木耳当作初级农产品卖出去,而是做起了分选包装,提升附加值。

2023年春节一过,陈庆海就开始谋划装修民宿的事,虽然平平稳稳地过日子也挺好,但难得的机会摆在面前,只有抓住了才能创造故事。更何况,他一直觉得,作为党员和村干部应该发挥带头作用。

带头冲在前面的还有陈明明。之前一直在外闯荡,直到2019年,他忽然发现在农村的收入不比外面差、机会也不比外面少。回到家乡的陈明明,不仅一路干到村党支部副书记,还早早下手改造出几间民宿,旅游旺季一到,民宿将会开门迎客。

肖青松不仅木耳种得好,回村不过两三年,他还跟常年开饭店的魏永波合伙,贷款20万元,租下闲置的楼房,开办了全村最大的农家乐——木耳大厨房。三耳汤、干煸耳丝、木耳蛋饺,菜单几乎都与木耳有关,“这是和木耳结下了不解之缘啊。”

(本文刊发与《当代陕西》2023年第7期)